成都本土房企炎华置信:修补 填空 传承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存在即是合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房地产行业。
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发展壮大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根据住建部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超100万的城市将近百个,相较20年前已经增长了一倍有余。
历史的滚滚车轮下,必然造就一批超大规模的房企来完成这样的“鸿篇巨制”。不过,历史的合理性就在于,必然存在一部分中小型房企,他们承担的则是“修补”和“填空”的重任。
因地制宜 每个非标准化产品的背后都是一个标签
正如前文所说,我们在3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近百个100万人口级城市,建立了超过1000座摩天大楼。只有规模化的复制,资源高度集约才能做到。很多的超大型房企,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搭乘着城市化进程的列车,快速发展壮大。
而像炎华置信这样的成都本土房企,多年来走的却是另外一条路:立足城市特性,因地制宜的打造每一个产品。
翻开炎华置信的“作品集”,花间集、花间兰庭、上林西江、西江月、上林赋、青城郡再到如今的花千集……,炎华置信先后为成都人打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作品,每一个项目的面市,几乎都会受到市场的热捧。
花间集
花千兰庭
上林西江
西江月
上林赋
青城郡
花千集
炎华置信董事总经理张效表示,炎华置信的规模虽然不如大多数外来的开发商,但是相对发展还是很稳健,所以我们能够去做一些有深度的产品和产业链。作品虽然不多,但每一个基本都是非标准化的或者叫因地制宜的打造。同时我们运营自己的物业,包括现在我们又开始进军长租公寓市场。
“每一个地块的前期调研分析就确定了它未来将会承载什么的产品,什么样的消费人群,根据这样的人群我们再来打造产品。”
如张效所言,凡是炎华置信的项目,都有一个最大特色,传承了老置信优质的社区物业服务。
张效告诉笔者,回想20年前,很多成都人都生活在居民大院和单位宿舍里,那样的邻里关系其实更加从容,彼此之间关系更好。炎华置信也一直坚持着“置信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理念来营造每一个社区,我们希望能尽一家本土企业的微薄之力,能够重新把这些人聚到一起,让大家重新感受到曾经的居住氛围。
引入教育产业 打造西南首个教育文化综合体
从2004年,炎华置信集团在和原成都置信经过战略调整和资源整合之后正式挂牌成立算起,炎华置信已经走过了一个轮回的时间。
城市的变迁,互联网的影响,房地产的转型,人类的生活和居住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效认为像炎华置信这样的本土企业更应该立足这个城市的发展和特性来运作自己的产品,当然也要引入一些新时代下的新兴消费观念,继续踏踏实实的做接下来的每一个项目。花千集便是炎华置信新时代背景下的典型代表作品。
西南首座教育文化综合体花千集
花千集项目是一个以教育产业为特色的综合体项目,集学区住宅、LOFT青年公寓、特色酒店、教育培训写字楼、大型超市、BLOX街区式商业广场等多种复合型业态为一体。
花千集这块土地上原来是新华印刷厂,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四川人带来了很多文化印记。因此炎华置信决定将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培训作为业态的主体,所有的建筑和街区均是按照怀旧色彩来打造。
花千集售楼部实景
“周边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则来整合校外资源,在这个街区里面形成一个集中的教育培训特色综合体。当然在街区和社区里面我们也是紧跟时尚和潮流,大量引进智能化,包括人脸识别,二维码扫描,商家与住户的互动,互联网托管,这些在产业链上都要去结合。强调街区体验感,引入互联网消费观念这是原来房地产企业不太去考虑的方向。”花千集项目负责人表示。
布局长租公寓 本土房企更应具前瞻性
今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成都等12个城市被选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城市。8月,国土部确定北京、上海、成都等13个城市可利用机体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此后,成都相继推出多宗用地进行租赁住房建设。
就目前来看,成都租赁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万科,龙湖等一线品牌企业已经开始在成都布局长租公寓这一产品线。作为本土房企的代表,炎华置信也开始尝试布局这个市场风口。
项目发布会现场
“我们尝试整合了一个我们觉得较为可靠有保障的平台来做长租公寓,毕竟长租公寓在今年整个行业里面已经兴起了一股热潮,大家都在追逐未来的风口。这也是来源于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变化,一个中心城市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租赁市场就会放大,怎么样的把这个市场做好,整合资源和服务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我们也在尝试,虽然我们还没有开辟自己的产品线,但是我们用自身的资源来进行整合,为投资者或者租赁者形成一个保障,作为本土企业,我们能够把自己的资源拿出来就会尽可能的拿出来。”张效说道。
编后语:
网络上有人曾评价罗永浩,“情怀不能当饭吃”,但锤子还活着;一线房企“围剿”成都,但炎华置信还活着,足以证明这个社会需要有“情怀”的企业。
在笔者看来,正是有了这么一批有情怀的,甘做“第11名”的企业,在这个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修补”和“填空”或者叫传承,这个城市的底蕴才得以保留。
一位从业超过10年的资产地产人曾告诉笔者,在他的从业生涯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见证置信品牌成长为全国一线房企。但笔者认为,其实这并不算遗憾,因为有的人天生就注定“大隐隐于市”,“润物细无声”。
下一篇: 成都 这次和LOFT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