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麓湖 人人都是生活的“梦想家”
关于未来,一座城市,一种理想生活,去年9月,成都合江亭TED主题演讲“一个水城的理想”以麓湖为例,开启我们对“生活方式”重新理解与想象。
去过麓湖或认识这次TED演讲者的人,应该都知道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麓湖生态城总设计师罗立平,10年前开着一辆旧别克,载着几位欧洲的投资人在成都南郊一片尘土飞扬,几乎无路的丘陵穿行,他站在一个小土包上,指着远处说,十年后,这里将有一片巨大的湖,湖边是大量有设计感的建筑,还有小岛、美术馆、公园,还有……
“他站在那里,就像一个梦想者。(Standing there, he looks like a dreamer.)”几位投资人笑着说。
他们看了看罗立平的脚边——只有一条小水沟。”
“水”是成都人心中的爱与痛,10年前,我们很难把成都与水文化联系起来,10年后,麓湖水,已成全了许多人的“生活之美”。我们宁愿去合江亭聆听“水城的梦想”而不是在旁边的望江楼“望江流”。
正如十年前投资人眼中那位dreamer,如今,生长在麓湖的业主们,人人都是生活梦想家(living here,everyone become a dreamer.)”
85位业主“共享”,引发10万人参与
今年10月,麓湖物业举办的“麓摄荟业主手机摄影活动”,让记者见识到麓湖业主让人惊讶的影响力,活动入围业主虽然只有85位,所有摄影作品来源于业主对生活的“美好体验”,85幅作品在麓湖艺展中心展出两周,线上投票也同步开启。
去仙本那的海边与夕阳同嬉,去非洲感受高空跳伞与上帝视角,在阳光拥抱的自然一角感受生命的奇迹………这些美好瞬间来自于对生活的向往,也来自于麓湖业主的分享。这次摄影展意外的引来了10万人参与,却仅仅是麓湖物业、与业主们的一次“自娱自乐”与“生活众创”。
(麓湖业主手机摄影展)
(麓湖业主黄女士作品)
(麓湖业主周女士作品)
(麓湖业主徐女士作品)
“麓摄荟”只是麓湖业主社群生活的一个小小分支,读书、摄影、运动、茶艺、戏剧、游艇、园艺、旗袍、舞蹈、健康、时尚、音乐……..社群主题已经具体到生活方方面面。
“众创精神”是他们对待美好生活的价值观
业主赵文彬,一位资深室内设计师,在麓湖遇见了社群,他知道这里将成为孩子真正意义的故乡。当他听说麓湖边的一个公共空间要作为麓客的学习聚集地时,脑海里立即闪现出几个画面:湖边,三面环水,一面悬于水面之上,一个远离浮躁的静谧之地。就好像有个设计方案早就做好了,终于遇到场地。
他决定义务来做这个项目。接下来的大半年里,他反复修改、时常熬夜,竟然比收费项目做得还用心。
赵文彬在空间里将设计思路逐步呈现
不只是赵文彬,麓客学社的出现,离不开社群的自然生长需求,社群“共享”空间是麓湖也是业主们共创的作品,目前三面环湖的麓客学社尚未开放,但它的诞生历程让我们看到的,除了麓湖业主未来精彩的社群生活图景,还有在因“众创”带来的无限可能。
业主设计的麓客学社
生活无需刻意设计,“众创共享”让业主成为自己的艺术家
“邻里会客厅”也是麓湖业主的众创与共享,不只是组团外的社群空间,他们对自家组团内空间也是充满创造热情,今年12月麓湖第一个组团内“众创共享”空间即将呈现,而沉香谷业主赵女士,同样姓赵,同样是一名资深室内设计师,也是这次事件的多位参与业主之一,这个空间融合了信任超市,共享书屋,快递服务等生活基本功能,也提供了业主邻里交流共享空间,连空间取名也是由业主“众创”,如“岁月沉香”等名字,怎么也不会与生活服务中心联系起来。作为生活的艺术家,麓湖业主不放过生活中任何一丝细节。
公园旁的沉香谷
众创共享空间
未来的麓湖社区,类似这样的众创共享空间会越来越多,这些“意外”诞生的作品,是业主美好生活的缩影,也是麓湖不为人知的魅力所在,而这份魅力,则更多来源于这群生活艺术家——麓湖的业主们。
业主拍摄作品
2017年,有一个很火的词叫“涌现”,用以形容麓湖的社群众创共享生活非常贴切。一件伟大的艺术品是艺术家毕生经历的瞬间灵感涌现,是脑海中众多神经元的连接涌现,虽然麓湖用艺术重构了自然、建筑、湖畔……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了一座理想之城,但“社群生态”超出了设计的边界,尊重人与自然是麓湖的价值观,正是在这种价值观引领下,美好之地吸引“美好之人”涌现出更多“美好故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众创共享”是麓湖业主们的价值观共振,在这里,人人都是生活的艺术家,也是未来美好生活的dreamer!
下一篇: 百悦城 东中心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