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归主城之作 炎华置信用态度造就新的区域传奇
至2006年位于武侯双楠的花间集问世之后,十年时间里本土房企炎华置信都没有在成都主城布局。直到2016年,终于盼来了其回归主城之作——花千集。对于这个项目的思考,炎华置信的定位是要打造一个明星项目、区域传奇。
什么样的项目能够被称之为区域传奇?
环顾成都能被业内称之为区域传奇的项目,第一个吸引全国开发商到成都考察学习的置信丽都花园、以建筑设计理念闻名遐迩的麓湖生态城、开启成都大平层时代的誉峰等等,如果仔细分析这些项目,可以得出一个区域传奇项目的共同点:
占据城市或者区域核心地段;拥有优质且独一无二的城市资源;产品打造上独具创意,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点的项目再经过长时间的人气和口碑积累,获得广大的知名度之后,才能被称作真正的区域传奇。
而以上提到的4点,前两点需要天时地利,后两点则是事在人为。
花千集项目意境图
市中心绝版地段,人北中央商务区开篇之作
花千集项目地块处于北一环,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核心地带。
2017年11月15日,被称作市中心最后一块重点商业用地的锦江区新开街-横丁字街27亩商业地块被拍出,始楼面价高达12602元/平方米。
紧靠盐市口及春熙路商圈,以及天府广场!业内人士指出:“据中心之上,交通、商业、生活配套成熟,就是这宗地最大的诱惑力。”
这块地的分析词,同样可以用在花千集项目上。且锦江区拍出地块是纯商业用地,而花千集地块则包含了住宅用地,足以证明这块地的价值。
未来,这里则是人北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带。2016年出炉的人北中央商务区规划,明确了人北中轴线上一二环区域“科贸之都,文化北城”的全新定位,在市政府的牵头领导下,这里很快将以“综合枢纽、超级广场;城市客厅、商务中心;都市之窗、中轴门户”的全新形象呈现。
有了天时地利,造就区域传奇,人和便成了关键。
因地制宜,创新引入教育产业链
与前文提到的代表性区域传奇项目不同的是,花千集项目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房地产行业正在转型,别人走过的路已经无法超越。要想做出让市场惊艳的作品,必须要另辟蹊径。
作为一家成都本土老牌房企,多年来炎华置信一直以打造特色精品项目闻名。炎华置信相关负责人表示,花千集作为炎华置信十年回归主城之作,可以说这是公司上下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项目,在项目规划上作了很多调研和思考。
花千集项目的前身是新华印刷厂,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四川人带来了诸多文化印记。此外,优质且丰富的教育资源则是该项目的又一大特点。15幼、17幼、19幼等幼儿园;一路之隔的铁中、人北中学、西一路小学、人北小学等中小学齐聚于此。可以说长期以来,这里的文化氛围都非常浓厚。
“因此我们决定所有的建筑和街区均按照怀旧色彩来打造,商业业态上,项目定位则利用周边丰富的教育资源,打造以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为主的产业街。”该负责人说道。
项目意境图
“项目商业部分有15万平,其中有4万平是写字楼,我们将会把写字楼也做成教育产业链,与商业街区做配合”。该负责人称将把具有影响力的培训机构品牌集中在街区。“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是互补的,既能带来稳定的人流,又能形成独特的标识——让小孩、家长记住的教育基地。还可将一站式的消费需求、商业空间效率、与购物环境的情感体验和消费舒适度融合,形成一个源于购物超越购物的物质及精神双重消费场所,创造出真正意义的体验式商业,全面满足、引导、创造消费者需求。”
目前,花千集已经成功与嘉祥九思、望子成龙、新东方、戴氏英语、苹果树下等多家著名教育培训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一切都在稳步推进当中。
未来的花千集,将是成都乃至西南地区首个教育产业综合体项目。
清晰的定位,决定项目未来人气和口碑
当然,在关于花千集未来如何积累人气和口碑这个问题上,尤其是项目周边300米的地方就有金牛万达的存在,是否会对花千集的商业人气造成不利影响。该负责人表示,只要有了清晰的定位后,项目非但不会受到大体量项目的冲击,反而会因“邻居”的人气而受益,甚至相辅相成。
“最主要的是要引入稀缺教育资源,发挥品牌效应吸引人气,比如一家名为苹果树下的作文培训班一天的学位达到3000人,带来6000人流量。”经过他们团队测算,教育培训机构每平米可产生3人的人流量。
集中式引入品牌是通过整合空间的方式,让品牌之间互相影响,并形成产业链,从而辐射到周边社区。
目前,中国教育产业正迈入“黄金时代”,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教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为1.6万亿元,预期至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长至近3万亿元,并实现12.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特别是培训领域,包括早教、K12培训以及职业培训,都将成为未来的主力增长点。
因此,未来教育产业的发展所能带来的人气是难以估量的。
综上所述,如果用前文提到的四大准则来衡量花千集项目能否成为区域传奇,从目前开看至少前三点都已全部具备,最后一点,需要的只是时间来证明。
上一篇: 明年起成都限行扩大范围和时间 如何更好呵护宝贝成长?
下一篇: 在麓湖 人人都是生活的“梦想家”